2023年4月7日,“走向智能叢書”第七冊《人本:從工業互聯網走向數字文明》新書發布會在機械工業出版社融媒體演播大廳成功舉辦。機械工業出版社副社長范興國、阿里研究院副院長安筱鵬、中航工業信息技術中心原首席顧問寧振波、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李紅、《人本》三位作者趙敏、朱鐸先、劉俊艷,以及眾多業界知名專家、企業家、工業互聯網愛好者等共計13000多人通過機工社融媒體與新華社融媒體等平臺,以線下、線上結合的形式參加了本次新書發布會。新書發布會由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代理秘書長王繼宏主持。
《人本》新書發布會現場
機械工業出版社副社長范興國在致辭時指出,國家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在工業中的應用,自2018年以后,工業互聯網連續五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工業互聯網已成為驅動數字化轉型、支撐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關鍵路徑和核心驅動力量。自2015年開始,機械工業出版社就與走向智能系列叢書作者密切合作,出版了一系列在智能制造領域有影響力的叢書,今天發布的叢書第七冊《人本》用中國經驗、中國企業語境,通過構建中國工業互聯網的“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模型(IIEM)”和實施方法論,必將有力地促進工業互聯網的理論研究與落地應用。
阿里研究院副院長安筱鵬博士
阿里研究院副院長安筱鵬博士在致辭中對《人本》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是一部基于中國實踐的理論大作。安院長概括《人本》創作的“三性”(原創性、嚴謹性、系統性)、“三觀”(全球觀、歷史觀、人本觀)、“三鏡”(望遠鏡、顯微鏡、透視鏡),本書在熱點術語泛濫的今天,起到了“新概念霧霾”“凈化器”的作用,并以中國模型、中國經驗、生態系統視角為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提供了很多真知灼見與建設依據。安院長還風趣說,對這樣一本知識密集有閱讀門檻的硬核書,有三種模式,即一人咖啡苦思模式、二人清茶品鑒模式和三人茅臺回味模式。
新書重磅揭幕
作為主題發言,《人本》第一作者、走向智能研究院執行院長趙敏作了《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的思考與建?!返陌l言。趙院長從生態系統的視角,剖析原生網絡到人造網絡的發展規律與內在邏輯,基于生態系統的基本構成和發展規律,深度解讀了作者是如何提出“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模型(IIEM)”建設思路、如何構建研究工業互聯網的新路徑,以及工業(IIEM)模型中實體維、資源維、數智維的定義、內涵及動態價值流的演進。并特別提到國內業界著名專家群體,對《人本》給出了極高的評價。例如,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北大教授楊學山對《人本》中的理論創新、模式創新等給與了高度評價,認為這是一本“做出重大理論創新的好書”, “是一本符合中國國情、具有全球價值的理論創新作品”等。
《人本》第一作者、走向智能研究院執行院長趙敏
在讀者代表——阿依瓦(北京)技術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專家兼產品規劃總監郭俊璽分享了《人本》新書讀后感后,發布會進入精彩的圓桌沙龍環節。走向智能叢書作者之一,中航工業信息技術中心原首席顧問寧振波栩栩如生地回顧了叢書策劃及寫作過程,并對叢書已出版7本書的定位、特點等進行了說明。
圓桌沙龍環節
《人本》第二作者、蘭光創新與機智互聯創始人朱鐸先結合新書談了對發布會主題“以人為本·機智互聯”的理解。朱總強調工業互聯網不僅是冰冷冷的技術,而是富含管理思想與人文精神的軟件載體,而“機智,人和,互聯,共生”就是工業互聯網的底層邏輯與發展宗旨。從技術路徑上看,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就是將人的智慧通過軟件使機器與系統更智能,使“聾啞傻”的設備、崗位、組織通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變得“耳聰目明”,企業更富有競爭力。從人文視角上看,智能制造不是機器換人,工業互聯網也不是簡單的網絡應用,而應該是以人為本,站在人的角度看如何通過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逐步解放人的體力、腦力,是機器助人,技術的應用是為了人類工作更加高效高質、愉快而有創造力,這就是人和。朱總強調,工業互聯網第一性原理就是互聯,無論是工業4.0還是工業互聯網,其基本特征都是通過集成技術實現互聯,包括人-人互聯、機-機互聯、生產者與消費者互聯、價值鏈上相關方互聯等等。工業互聯網不是互聯網+工業,也不是簡單的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可以概括為主體是工業,形式是互聯,本質是協同。另外,從生態視角上,工業互聯網通過泛在連接、深度協同、高效配置、彈性供給等方式,最終是為了共生,包括企業與員工、企業與消費者、企業與企業、企業與環境等等,實現相互合作、相互促進、共生共存、可持續發展。
《人本》第三作者劉俊艷博士常年實踐在中小企業一線,當主持人問及其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和工業互聯網建設的心得時,她認為“在新型工業化道路上,中小民營企業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中小企業轉型成功,才是中國工業真正轉型成功。并從多年實踐經驗提出數字化轉型升級本質是管理升級,是管理技術、管理能力、管理人才、管理方式/模式等全面升級的過程,而頂層的商業模式、盈利模式則是后話,不能單就商業或盈利模式談轉型,否則容易浮躁。劉博士從其陪伴式成長的一家勞動密集型家紡企業親身經歷,該企業已經從制造型轉為生產性服務業企業,說明數字化轉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其自身持續管理升級過程中逐步達成的。工業互聯網并非僅是大企業的領地,中小企業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建設適合自身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且在細分領域借助企業實體關系,更容易讓工業互聯網大范圍落地。
在圓桌沙龍環節,安筱鵬博士、趙敏院長也都發表了精彩的發言,并受到了與會者的高度認同。
嘉賓合影
作為中國首部全面論述以人為本的工業互聯網專著,《人本》以獨創工業互聯網生態系統模型,全新解讀工業互聯網本質和內涵,全要素闡述工業互聯網建設與實施,全面解析工業互聯網與數字文明,全書貫穿以人為本的工業發展思想。新書一經出版,在業界引發強烈關注和熱讀效應。相信《人本》必將為我國工業互聯網與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做出自己的貢獻。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