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ideo id="txhvb"></video>
    <source id="txhvb"><span id="txhvb"></span></source>
            <source id="txhvb"><span id="txhvb"><samp id="txhvb"></samp></span></source>
              <source id="txhvb"><li id="txhvb"></li></source><video id="txhvb"></video><source id="txhvb"><span id="txhvb"></span></source>
              <source id="txhvb"></source>
              <rp id="txhvb"><span id="txhvb"></span></rp>
              1. <source id="txhvb"></source>
                請登錄 免費注冊 English

                協會章程

                
                
                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章程
                (本章程經六屆三次理事會暨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團體名稱為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簡稱中國機電一體化協會,China Association for Mechatronic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CAMETA)是由從事機電一體化、工業自動化、智能裝備技術和產品研究開發、生產和應用的企業、研究設計院所、大專院校及有關團體等自愿結成的行業性、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是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法人。本團體會員分布和活動地域為全國。
                第二條 本團體的宗旨是貫徹執行國家方針政策;維護行業的共同利益,反映會員的意見、愿望和訴求,通過為政府、行業、會員和社會提供服務,成為聯系政府與企業的橋梁和紐帶;履行政府授權委托職能,協助政府完善行業管理,加強行業自律,規范行業建設;加強機械技術、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及智能技術的融合,促進機電一體化技術和智能裝備產品的開發、應用、推廣;實施行業高端引領、體系建設、創新驅動、人才興業戰略和行業評級、信用評價制度,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推進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建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引領世界制造業發展的制造強國做出貢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
                本團體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守社會道德風尚,自覺加強誠信自律建設。
                第三條 本團體依照《中國共產黨章程》有關規定建立黨的組織,承擔保證政治方向、團結凝聚群眾、推動事業發展、建設先進文化、服務人才成長、加強自身建設等職責。
                本團體的登記管理機關是民政部,黨建領導機關是國務院國資委黨委。
                本團體接受社團登記管理機關、黨建領導機關、有關行業管理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第四條 本團體負責人包括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和監事長。
                第五條 本團體住所:北京市。
                 
                第二章  業務范圍
                 
                第六條 本團體的業務范圍:
                (一) 接受政府部門的委托,對機電一體化、工業自動化和智能裝備產品的開發與應用進行調查研究,為政府部門制定行業發展規劃、產業政策、貿易政策及法律法規等重大決策進行前期性研究,提出預案和建議;
                (二) 對與機電一體化、工業自動化、智能裝備領域發展有關的技術、經濟政策和法規、規章的運行進行跟蹤研究,適時向政府部門反映行業和企業的意見與要求,提出需要完善的建議;
                (三) 收集、整理、分析和發布國內外機電一體化領域技術與經濟信息;跟蹤了解產品的國內外市場動態和行業發展趨勢,適時進行市場預測預報,為行業、會員和企業提供信息服務;組建行業技術和經濟信息網絡,根據授權,依法開展行業統計工作;
                (四) 受政府有關部門委托,承擔項目及產品論證評價,參與相關資質審查和認證工作;
                (五) 協助政府部門組織制定、修訂行業技術、經濟管理等各類國家標準和技術規范,構建行業標準體系和制定社團標準,組織推進各類國家標準、團體標準、技術規范等的貫徹實施;提出行業內部技術和業務管理的指導性文件;
                (六) 收集和反饋行業產品質量信息,強化企業質量主體責任,加強質量技術攻關,為企業改進產品質量提供診斷、咨詢服務;建設質量監管體系、先進質量文化,營造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走以質取勝的發展道路,協助政府做好本行業的質量管理工作;
                (七) 開展行業品牌推進戰略和行業信用評價工作,對企業經營管理、生產技術進行咨詢和技術服務,推動行業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八) 開展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工業園區)建設;接受委托組織開展對行政區劃和經濟區域內的產業(園區)作出評審、論證和發展規劃;
                (九) 組織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技術經濟合作、考察交流活動;根據市場和行業發展需要舉辦本行業的國內及國際展覽會,為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提供服務和創造條件;組織開發技術交流、聯合開發,促進技術市場的發展;接受委托組織技術及產品鑒定,大力推廣新技術、新產品,為企、事業單位提供技術咨詢及技術服務,促進行業進步;
                (十) 構建行業教育培訓體系,推動教育培訓基地建設,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組織開展行業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和競賽工作,全面提升全行業職工隊伍素質;
                (十一)促進產業文化建設與發展;根據有關規定,編譯和出版行業技術書刊、雜志和資料,辦好行業綜合性網站、新媒體傳播平臺,為行業和企業發展搭建信息交流平臺;
                (十二)組織協調行業企業遭受外國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調查的應訴工作;負責行業產業損害調查工作,配合政府建立產業損害預警機制;
                (十三)制定并監督執行本行業的行規行約,建立健全行業自律機制,規范行業自我管理行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協調和促進企業間的經濟與技術合作,促進多種形式的聯合與協作;
                (十四)維護行業整體利益和會員的合法權益。對涉及會員利益和行業整體利益的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提出政策建議,爭取國家有利于行業發展的政策扶持;
                (十五)根據政府有關規定,組織開展全行業評選表彰活動;
                (十六)承辦政府部門、有關企、事業單位及其他團體委托的事項,提供會員需要的其它服務。
                業務范圍中屬于法律法規規章規定須經批準的事項,依法經批準后開展。
                 
                第三章  會員
                 
                第七條 本團體會員為單位會員。凡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登記或依法取得工商營業執照的地方社會組織、企業,與本團體業務有關的企業、研究設計院所、大專院校,均可提出書面申請。
                第八條 擁護本團體章程,符合下列條件的,可自愿申請加入本團體:
                (一) 有加入本團體的意愿;
                (二) 在本團體的業務(行業)領域內具有一定影響;
                (三) 自愿履行會員義務。
                第九條 會員入會程序:
                (一) 提交入會申請書及企業營業執照等有關材料;
                (二) 經理事會或經理事會授權的機構(秘書處)審議通過;
                (三) 由秘書處發給會員證。
                第十條 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 本團體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 參加本團體的活動;
                (三) 獲得本團體服務的優先權;
                (四) 獲得本團體編輯出版的書刊、資料和行業信息的優先權;
                (五) 對本團體的工作的批評、建議和監督權;
                (六) 退會自由。
                第十一條 會員應履行下列義務:
                (一) 遵守本團體章程和行規行約、執行本團體決議;
                (二) 維護本團體的合法權益,維護行業整體利益;
                (三) 積極支持和參加本團體的各項活動,完成本團體委托的任務;
                (四) 向本團體反映情況,提供有關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方面基本情況等資料,提出改進本團體工作的建議;
                (五) 按規定交納會費;
                (六) 單位會員須委派一名現職主要負責人代表本單位參加本團體的活動,并指派一名聯絡員與本團體聯系。會員代表若調離本單位或退休,需更換新的會員代表。
                第十二條 會員如有違反法律法規和本章程的行為,經理事會或者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給予下列處分:
                (一)警告;
                (二)通報批評;
                (三)暫停行使會員權利;
                (四)除名;
                第十三條 會員退會須書面通知本團體,并交回會員證。
                第十四條 會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動喪失會員資格:
                (一)如無特殊理由,連續二年不按規定交納會費的;
                (二)如無特殊理由,連續二年不按要求參加本團體活動的;
                (三)不再符合會員條件的;
                (四)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
                第十五條 會員退會、自動喪失會員資格或者被除名后,其在本會相應的職務、權利、義務自行終止。
                第十六條 本會置備會員名冊,對會員情況進行記載。會員情況發生變動的,應當及時修改會員名冊,并向會員公告。
                 
                第四章  組織機構
                 
                第一節  會員代表大會
                第十七條 本團體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其職權是:
                (一) 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決定本會的工作目標和發展規劃; 
                (三) 制定和修改會員代表大會、理事、常務理事、負責人產生辦法,報黨建領導機關備案;
                (四)制定和修改會費標準;
                (五) 選舉和罷免理事、監事;
                (六) 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七) 審議監事會的工作報告;
                (八)決定名稱變更事宜;
                (九) 決定終止事宜;
                (十) 決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八條 會員代表大會每屆五年,每年召開一次。因特殊情況需提前或延期換屆的,需由理事會表決通過,經黨建領導機關審核同意后,報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準。換屆延期最長不超過一年。
                本團體召開會員代表大會,須提前15日將會議的議題通知會員代表。
                會員代表大會應當采用現場表決方式。
                經理事會或者本團體30%以上的會員代表提議,應當召開臨時會員代表大會。
                第十九條 臨時會員代表大會由會長主持。會長不主持或不能主持的,由提議的理事會或會員代表推舉本團體一名負責人主持。
                第二十條 會員代表大會須有2/3以上的會員代表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事項須符合下列條件方能生效: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決定本團體終止,須經到會會員代表2/3以上表決通過;
                (二)選舉理事,按得票數確定,但當選的得票數不得低于到會會員代表的1/2;
                (三)罷免理事,須經到會會員代表1/2以上投票通過;
                (四)制定或修改會費標準,須經到會會員代表1/2以上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
                (五)其他決議,須經到會會員代表1/2以上表決通過。
                  
                第二節  理事會
                第二十一條 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閉會期間領導本團體的工作,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
                理事人數最多不得超過200人,不能來自同一會員單位。
                第二十二條 理事的選舉和罷免:
                (一)理事會換屆,應當在會員代表大會召開前一個月,由理事會提名,成立由理事代表、監事代表、黨組織代表和會員代表組成的換屆工作領導小組或專門選舉委員會;
                (二)理事會不能召集的,由1/5以上理事、監事會、本團體黨組織或黨建聯絡員向黨建領導機關申請,由黨建領導機關組織成立換屆工作領導小組或專門選舉委員會,負責換屆選舉工作;
                (三)換屆工作領導小組擬定換屆方案,應在會員代表大會召開前二個月報黨建領導機關審核;
                (四)經黨建領導機關同意,召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和罷免理事。
                (五)根據會員代表大會的授權,理事會在屆中可以增補、罷免部分理事,最高不超過原理事總數的1/5。
                第二十三條 每個理事單位只能選派一名代表擔任理事。單位調整理事代表,由其書面通知本團體,報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備案。該單位同時為常務理事的,其代表一并調整。
                第二十四條 理事的權利:
                (一)理事會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對本團體工作情況、財務情況、重大事項的知情權、建議權和監督權;
                (三)參與制定內部管理制度,提出意見和建議;
                (四)向會長或理事會提出召開臨時會議的建議權。
                第二十五條 理事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和本章程的規定,忠實履行職責、維護本團體利益,并履行以下義務:
                (一)出席理事會會議,執行理事會決議;
                (二)在職責范圍內行使權利,不越權;
                (三)不利用理事職權謀取不正當權益;
                (四)不從事損害本團體合法利益的活動;
                (五)不得泄露在任職期間所獲得的涉及本團體的保密信息,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六)謹慎、認真、勤勉、獨立行使被合法賦予的職權;
                (七)接受監事對其履行職責的合法監督和合理建議。
                第二十六條 理事會的職權:
                (一) 執行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 選舉和罷免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根據會長提名決定秘書長的聘任和解聘; 
                (三) 決定名譽職務的設立及人選; 
                (四) 籌備召開會員代表大會,負責換屆選舉工作;
                (五) 向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六) 決定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的設立、變更和終止;
                (七)決定副秘書長、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和免職;
                (八)領導本團體各機構開展工作; 
                (九)審議秘書處年度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十)審議年度財務預算、決算;
                (十一)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十二)決定會員的吸收和除名;在理事會閉會期間,授權秘書處審議吸收新會員,并頒發會員證書;
                (十三)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二十七條  理事會與會員代表大會任期相同,與會員代表大會同時換屆。理事任期五年,可連選連任。理事因議事水平低,履職能力弱,不積極參與或不支持行業活動或逾期不繳納會費的,經秘書處考核,常務理事會審議,提交理事會批準,取消其理事資格。
                第二十八條 理事會須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理事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理事每屆最多3次不出席理事會會議,自動喪失理事資格。
                第二十九條 常務理事由理事會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從理事中選舉產生。
                負責人由理事會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從常務理事中選舉產生。
                罷免常務理事、負責人,須經到會理事2/3以上投票通過。 
                第三十條  選舉常務理事、負責人,按得票數確定當選人員,但當選的得票數不得低于總票數的2/3。
                第三十一條 理事會每年至少召開1次會議,情況特殊的,可采用通訊形式召開。通訊會議不得決定負責人的調整。
                第三十二條 經會長或者1/5的理事提議,應當召開臨時理事會會議。
                會長不能主持臨時理事會會議,由提議召集人推舉本團體1名負責人主持會議。
                 
                第三節  常務理事會
                第三十三條 本團體設立常務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由理事會選舉產生,常務理事人數為11-51人之間,在理事會閉會期間行使第十八條第一、四、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等項的職權,對理事會負責。
                常務理事會與理事會任期相同,與理事會同時換屆。
                常務理事會會議須有2/3以上常務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常務理事2/3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常務理事最多4次不出席常務理事會會議,自動喪失常務理事資格。
                第三十四條 常務理事會至少半年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時可采用通訊方式召開。
                第三十五條 經會長或1/3以上的常務理事提議,應當召開臨時常務理事會會議。
                會長不能主持臨時常務理事會會議,由提議召集人推舉本團體1名負責人主持會議。
                 
                第四節 負責人
                第三十六條 本團體負責人包括會長1名、副會長5-24人、秘書長1名和監事長1名。根據需要,本團體設名譽會長1名、名譽理事若干名,顧問若干名。
                負責人總數不得超過常務理事人數的1/2。
                本團體負責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
                (二)在行業中有較強的影響力和代表性,熱心本團體建設,積極支持并參加本團體組織的行業活動,并做出貢獻;
                (三)會長、副會長最高任職年齡不應超過70周歲;秘書長為專職,最高任職年齡不應超過65周歲;如超過最高任職年齡的,應辦理離職手續;
                (四)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過剝奪政治權利的刑事處罰;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七)積極參與社團工作,辦事公正,組織協調和決策能力強;履行社會責任表率作用明顯;
                (八)沒有法律法規禁止任職的其他情形。
                會長、秘書長不得兼任其他社會團體的會長、秘書長,會長和秘書長不得由同一人兼任,并不得來自于同一會員單位。
                第三十七條 本團體負責人每屆任期五年,與理事會相同,任期最長不得超過兩屆。
                第三十八條 本團體會長為法定代表人。因特殊情況,經會長推薦、理事會同意,報黨建領導機關審核同意并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準后,可以由副會長或秘書長擔任法定代表人。聘任或向社會公開招聘的秘書長不得任本團體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代表本團體簽署有關重要文件。本團體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第三十九條 擔任本團體法定代表人的會長、副會長或秘書長被罷免或卸任后,不再履行本團體法定代表人的職權。由本團體在其被罷免或卸任后的20日內,報黨建領導機關審核同意后,向社團登記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
                原任法定代表人不予配合辦理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的,本團體可根據理事會同意變更的決議,報黨建領導機關審核同意后,向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第四十條 會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會長聯席會;
                (二)檢查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的決議落實情況;
                (三)會同副會長提出秘書長人選,報理事會審議聘任;
                (四)會長應每年向理事會進行述職。不能履行職責時,由其委托或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推選一名副會長代為履行職責。
                第四十一條 本團體設立名譽會長。對熱心本團體工作,對行業做出重大貢獻的杰出前輩,經理事會通過,可推舉為名譽會長。
                第四十二條 本團體設立名譽理事。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討論通過,對熱心本團體工作,對本團體及行業做出重大貢獻的前任理事,可推舉為名譽理事,并參與本團體相關工作。
                第四十三條 本團體設立特別顧問。根據需要,對熱心支持本團體工作,在行業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專家、企業家等,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討論通過,可聘為本團體特別顧問。
                第四十四條 本團體設立秘書處,為本團體常設辦事機構。實行會長領導下的秘書長負責制。本團體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執行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決議,主持秘書處開展日常工作,主持各辦事機構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年度工作計劃,并向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報告工作;
                (二)研究各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的設立、變更或撤銷并提交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決定;
                (三)提名副秘書長以及各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主要負責人,提交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決定;
                (四)決定辦事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聘用;
                (五)負責本團體的財務及資產管理;
                (六)處理其他日常事務。
                第四十五條 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會議應當制作會議紀要。形成決議的,應當制作書面決議,并由出席會議成員核簽。會議紀要、會議決議應當以適當方式向會員通報或備查,并至少保存10年。
                理事、常務理事、負責人的選舉結果須在20日內報黨建領導機關審核,經同意,向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備案并向會員通報或備查。
                 
                第五節 監事會
                第四十六條 本團體設立監事會,監事會設監事長1人,監事4人,監事長年齡不超過70周歲,連任不超過兩屆。
                本會接受并支持委派監事的監督指導。
                第四十七條 監事的選舉和罷免:
                由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
                監事的罷免依照其產生程序。
                第四十八條 本團體的負責人、理事、常務理事和財務管理人員不得兼任監事。
                第四十九條 監事會行使的職責如下:
                (一)監督本團體遵守法律、法規和本團體章程情況;
                (二)監督本團體財務情況;
                (三)對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等高級管理人員和分支機構負責人在履行職務時遵守法律、法規或本團體章程的行為進行監督;
                (四)當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等高級管理人員和分支機構負責人的行為損害本團體的利益時,要求其予以糾正,必要時向本團體會員代表大會報告;
                (五)向黨建領導機關、行業管理部門、社團登記管理機關以及稅務、會計主管部門反映本團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六)提議召開臨時會員代表大會;
                (七)列席本團體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等相關會議;
                (八)本團體章程規定或會員代表大會授予的其它職權。
                監事會每半年至少舉行一次,由監事長召集。監事會會議須有2/3以上監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得到半數以上監事同意方為有效。
                第五十條 監事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本團體章程,忠實、勤勉履行職責。
                第五十一條 監事會可以對本團體開展活動情況進行調查;必要時,可以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等協助其工作。監事會行使職權所必需的費用,由本團體承擔。
                 
                第六節  分支機構、代表機構
                第五十二條 本團體在本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業務范圍內,根據工作需要設立分支機構、辦事機構、代表機構承擔本團體分行業、分專業領域任務的工作機構,不具有法人資格,不得另行制定章程,不得發放任何形式的登記證書,在本團體授權的范圍內開展活動、發展會員,法律責任由本團體承擔。
                分支機構、辦事機構、代表機構須嚴格遵守本團體章程,執行本團體決議,在本團體領導下開展相關工作。對外開展活動時,須冠以本團體名稱的規范全稱,并不得超出本團體的業務范圍。
                第五十三條 本團體的分支機構是指專業分會、專業委員會和工作委員會。本團體不設立地域性分支機構,不在分支機構、代表機構下再設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
                第五十四條 本團體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名稱不以各類法人組織的名稱命名,不在名稱中冠以“中國”、“中華”、“全國”、“國家”等字樣,并以“分會”、“專業委員會”、“工作委員會”、“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代表處”、“辦事處”等字樣結束。
                第五十五條 本團體的專業分會的理事長和專業委員會、工作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年齡不得超過70周歲,連任不得超過兩屆。
                第五十六條 本團體的專業分會和專業委員會、工作委員會的財務必須納入本團體法定賬戶統一管理。
                第五十七條 本團體在年度工作報告中將專業分會和專業委員會、工作委員會的有關情況報送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同時,將有關信息及時向社會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第七節  內部管理制度和矛盾解決機制
                第五十八條 本團體建立各項內部管理制度,完善相關管理規程。建立《會員管理辦法》、《會員代表選舉辦法》、《會費管理辦法》、《理事會選舉規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規程》、《分支機構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和文件。
                第五十九條 本團體建立健全證書、印章、檔案、文件等內部管理制度,并將以上物品和資料妥善保管于本團體場所,任何單位、個人不得非法侵占。管理人員調動工作或者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六十條 本團體證書、印章遺失時,經理事會2/3以上理事表決通過,在公開發布的報刊上刊登遺失聲明,可以向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申請重新制發或刻制。如被個人非法侵占,應通過法律途徑要求返還。
                第六十一條 本團體建立民主協商和內部矛盾解決機制。如發生內部矛盾不能經過協商解決的,可以通過調解、訴訟等途徑依法解決。
                 
                第五章 資產管理及使用原則
                 
                第六十二條 本團體經費來源:
                (一)會費;
                (二)捐贈;
                (三)政府資助和購買本會提供的服務所支付的費用;
                (四)在核準的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和服務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六十三條 本團體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會員代表大會制定的會費標準收取會員會費。本會開展評比表彰等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
                第六十四條 本團體的收入除用于與本團體有關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本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和非營利事業。
                第六十五條 本團體執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的合法、真實、準確、完整。
                第六十六條 本團體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任出納。嚴格按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按制度規定辦清交接手續。
                第六十七條 本團體的資產管理必須嚴格遵守國家規定財務管理制度,接受會員代表大會和財政部門的監督。對于國家撥款、社會捐贈和資助金等,必須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必要時應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第六十八條 本團體重大資產配置、處置須經會員代表大會或者理事會審議。
                第六十九條 理事會決議違反法律、法規或章程規定,致使社會團體遭受損失的,參與審議的理事應當承擔責任。但經證明在表決時反對并記載于會議紀錄的,該理事可免除責任。
                第七十條 本團體換屆或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須進行財務審計。
                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間,本團體發生違反《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本章程的行為,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相關責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職,導致本團體發生違法行為或本團體財產損失的,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個人責任。
                第七十一條 本團體的全部資產及其增值為本團體所有,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也不得在會員中分配。
                第七十二條 本團體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保險、福利待遇,參照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  信息公開與信用承諾
                 
                第七十三條 本團體依據有關政策法規,履行信息公開義務,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及時向會員公開年度工作報告、第三方機構出具的報告、會費收支情況以及經理事會研究認為有必要公開的其他信息,及時向社會公開登記事項、章程、組織機構、接受捐贈、信用承諾、政府轉移或委托事項、可提供服務事項及運行情況等信息。
                本團體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通過,任命或指定1名負責人作為新聞發言人,就本團體組織的重要活動、重大事件或熱點問題,通過定期或不定期舉行新聞發布會、吹風會、接受采訪等形式主動回應社會關切。新聞發布內容應由本團體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審定,確保正確的輿論導向。
                第七十四條 本團體建立年度報告制度,年度報告內容及時向社會公開,接受公眾監督。
                第七十五條 本團體重點圍繞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服務對象和收費標準等建立承諾制度,并向社會公開信息承諾內容。
                 
                第七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七十六條 對本團體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后報會員代表大會審議。
                第七十七條 本團體修改的章程,須經會員代表大會到會會員代表2/3以上表決通過后,報黨建領導機關審核,經同意,在30日內報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準后生效。
                 
                第八章 終止程序及終止后的財產處理
                 
                第七十八條 本團體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其他原因需要注銷時,由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提出終止動議。
                第七十九條 本團體終止動議須經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并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同意。
                第八十條 本團體終止前,應當依法成立清算組織,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八十一條 本團體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后即為終止。
                第八十二條 本團體終止后的剩余財產,在黨建領導機關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用于發展與本團體宗旨相關的事業。
                 
                第九章 附則
                 
                第八十三條 本章程于2019年1月12日經第六屆三次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第八十四條 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本團體理事會。
                第八十五條  本章程自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準之日起生效。
                 
                 
                本章程變更記錄:
                1.本章程于1989年7月由籌備委員會起草了《章程修改稿》,形成《章程草案》在9月的成立大會上表決通過;
                2.本章程第二次修訂于1996年4月5日在第二屆理事會表決通過;
                3.本章程第三次修訂于2001年6月7日在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4.本章程第四次修訂于2006年10月27日在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5.本章程第五次修訂于2017年3月25日在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6.本章程第六次修訂于2018年1月13日在第六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7.本章程第七次修訂于2019年1月12日在第六屆三次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黨建領導機關: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黨委

                登記注冊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統一信用代碼:51100000500000840Q

                版權所有 ? 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

                建議使用分辨率1024*768,使用IE6.0以上的瀏覽器

                京ICP備18003557號-2

                Copyright ? 2015-2020 Cameta.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百度統計:

                掃描關注官方微信

                掃描關注官方微博

                亚洲黄色片|国产三级免费观看|国产无乱码手机在线αⅴ片|亚洲国产熟女激情